群芳最茶院
 | 简介 | 名茶榜 | 茶起源 | 禅茶缘 | 茶文化 | 茶之艺 | 赏名壶 | 茶健康 | 有机品 | 茶标准 | 延伸茶 | 深加工 | 美茶肴 | 茶乡游 | 畅销品 | 兰香韵 | 蓝魅魅 | 群芳最茶馆 | 联系方式 | 后台管理 | 
 
用户名:
密码:

 

安徽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
搜索联盟
跨国采购网
更多链接...
 
  您当前位置 -> 深加工  

茶叶的深加工

(2005-09-07)
来源:中华食神网

    茶叶的深加工的含意

    茶叶的深加工是指用茶的鲜叶、成品茶叶为原料,或是用茶叶、茶厂的废次品、下脚料为原料,利用相应的加工技术和手段生产出含茶的制品。含茶制品可能是以茶为主体的,也可能是以其他物质为主体的。

    茶叶深加工的意义:

    一是充分利用茶叶资源。很多的低档茶和茶下脚料、茶废弃物没有直接的市场出路,而其中又有大量可以利用的资源,对它们进行深加工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为人类造福,而企业也从中获得经济利益。

    二是丰富市场产品。茶叶当然是很好的东西,但是人们已经不满足茶叶仅仅是“干燥了的树叶”的产品形态,人们需要丰富化的茶制品。

    三是开辟新的功能。茶叶的许多功能或功效不能够在传统的冲泡方法中得以利用,将茶进行深加工,可以有方向、有目的的利用这些功能。同时在深加工中也与其他的物质相配合,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茶叶深加工的技术

    按《茶叶深加工技术》所述,茶叶深加工技术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方面或是四个类别,它们是:机械加工、物理加工、化学和生物化学加工、综合技术加工。

    茶叶的机械加工:

    这是指不改变茶叶的基本本质的加工方法,其特点是只改变茶叶的外部形式,如外观形状、大小,以便于贮藏、冲泡、符合卫生标准、美观等等。袋泡茶是茶叶机械加工的典型产品。

    茶叶的物理加工:

    其典型产品有速溶茶、罐装茶水(即饮茶)、泡沫茶(调制茶)。这是改变了茶叶的形态,成品不再是“叶”装了。

    化学和生物化学加工

    指采用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加工形成具有某种功能性的产品。其特点是从茶原料中分离和纯化茶叶中的某些特效成份加以益用,或是改变茶叶的本质制成信的产品。如茶色素系列、维生素系列、抗腐剂等等。

    茶叶的综合技术加工

    是指综合利用上述的几种技术制成含茶制品。目前的技术手段主要有:茶叶药物加工、茶叶食品加工、茶叶发酵工程等。

 

中国茶叶深加工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茶叶,中国茶叶,安溪茶叶

作者:彭靖里 来自:未知 时间:2004-11-16

    茶叶深加工作为生产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将传统工艺加工的成品来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形成新型茶饮料品种;二是提取和利用茶叶中功能性成分,并将这些产品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工等行业。随着人们对茶叶中有效成分认识的逐渐深化,目前国内外茶叶深加工研究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成为了今后茶叶行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一、茶叶深加工研究的发展背景自20世纪80年代,茶叶的深加工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由应用茶叶深加工研究成果而形成的产业正在崛起。茶叶深加工研究快速进展,主要归功于以下方面:l、固定不变的产品结构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料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趋向“营养、方便、快速、天然、多样”。近年来,饮料业发展迅速,新产品不断涌现,竞争激烈。茶叶作为一种传统的饮料,受到其他饮料的挑战。茶叶行业必须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丰富饮茶方式,满足多层次消费者需要,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

  2、市场供过于求,必须寻求新的出路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际茶叶市场需求量相对饱和,世界茶叶出口停滞不前,整个市场,供略过于求。我国茶叶生产与出口开始走入低谷,出现全国范围内的“卖菜难”。另外。在茶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20%左右的低档茶和副产品。因此,提取和利用茶叶中的功能性成分,开辟茶叶新用途,已成为我国茶叶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3、茶多酚等天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倍受关注由于BHA、BHT等人工合成抗氧化剂有致癌的嫌疑,因此,各国均致力于寻找天然抗氧化剂。由茶叶中提取的茶多酚天然抗氧化物质具有优异抗氧化活性,倍受人们的重视,从而推动条多酚等茶叶功能性有效成份的开发利用。

  4、茶叶保健药效研究成果斐然茶叶最早是被当作药物利用的,茶的药用早已载入史册,现代科学研究也证实了茶叶的药用功能,长期研究表明,茶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抗衰老、防辐射、防龋齿、抗过敏、消炎灭菌、抗癌抗突变等功效,并揭示出茶叶中对人体具有保健效果的有效成分,如儿茶素、咖啡碱、多糖、黄烷酮类、粗纤维、叶绿素、β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P、维生素U等。目前,茶叶药用成分的提取利用已成为国内外天然药物开发关注的热点。

  二、我国茶叶深加工研究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近20年来,国内的茶叶有效成分的利用研究越来越引起广泛的重视,研究主要集中在茶多酚上,其次是茶皂、茶多糖、咖啡碱和色素。

  在茶叶活性物质药效研究的带动下,茶叶有效成分提取技术的研究在浙江、福建等沿海经济发达的产茶区受到重视。茶多酚的提取主要采用有机溶剂车取分离,咖啡碱的提取主要采用有机溶剂革取法和升华法。茶多酚、茶皂素、咖啡碱已实现批量生产,并在食品工业上应用。上述提取技术均处于单项成分提取制备阶段。随着茶叶深加工技术的发展新技术的应用受到重视,采用膜分离技术对茶提取物进行浓缩、分离;用超临界CO2流体革取技术提取咖啡碱均在实验室内获得成功,但尚未投入工业化应用。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率先从茶叶中提取出以茶多酚为主体的天然抗氧化剂,并成功地应用于月饼、火腿等食品,有效地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以后,茶多酚的提取技术不断完善和提高。近年来茶叶有效成分提取技术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提出用茶叶原料同时制备出茶多酚、咖啡碱、多糖和茶色素的系统分离中试工艺路线,产品茶多酚含量达到95%以上,其中儿茶素含量超过 60%,得率约3.9%;咖啡碱含量达到80%以上,得率为1.5%。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成功地分离出5种儿茶素单体,其中4种单体的纯度达到97%以上。此外,采用酶技术将酯型儿茶素转化为非酯型儿茶素也获成功。茶多酚、咖啡碱已广泛应用于医药和食品行业。“十五”期间云南省也将“茶多酚的开发及其产业化”项目列为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工程的实施内容之一,以推动全省茶叶深加工的发展。

  目前,国内生产茶多酚精品的工艺,多是采用有机溶剂进行提取和分离,使产品表现出过高的有机溶剂残留,限制其在食品行业中应用。另外,茶多酚精品作为药用,要求表型儿茶素的含量高,咖啡碱含量低,而现行工艺因采用高温提取,茶多酚中的有效成分EGCG有20%以上被异构化为GCG,咖啡碱含量可达2%~10%,茶多酚的提取率不到 50%,生产成本高。另外,由于咖啡碱、茶多糖的纯化技术所需成本昂贵,难以在大生产中应用。因此,将超临界革取、高速逆流色谱和股分离等高新技术应用于茶叶功能性成分的制备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是今后茶叶功能性成分制备技术研究的重点。

  据预测,茶叶深加工产品在21世纪初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第一,液体茶饮料符合饮料业发展的潮流。茶饮料在近十年中发展迅速,如日本由 1995年的480吨增加到 1999年的 550万吨。保健茶和果味茶在国际市场上发展很快,如欧洲市场上已占茶叶饮料总销量的50%,国内茶饮料、保健茶和果味茶市场呈良好发展势头。21世纪茶叶消费结构将出现较大的变化,茶饮料会有较大的发展,特种茶和药茶的消费量从目前的不到5%将提高到30%左右。第二,茶叶深加工产品,尤其是茶叶有效功能性成份提取物的开发将有效快的发展,其中茶多酚用作食品添加剂,也可广泛应用于动植物油脂和含油食品。由于茶多酚在医药上用途广泛,是防治心血管疾病、龋齿的有较化合物,还有很好的消具解毒的功效,在抗癌、抗灾变、抗辐射、降血压、抗过敏等方面已表现出令人满意的效果,因此,茶多酚可望开发成治疗上述疾病的药物或具有预防和食疗效果的功能食品。第三,茶叶咖啡因、茶皂素、茶色素、茶多糖等将可望广泛用于医药和食品行业。随着茶叶深加工技术的进步,我国将进一步研究茶叶中对人体有生理调节功能的成分,开辟茶叶中有效成分的新用途和市场需求,加快开发茶叶功能食品的进程,充分发挥茶叶有效成分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版权所有,谢绝仿冒。如有关于本网站的问题和建议,请向teahot@126.com发邮件。2005-2018群芳最茶院。


皖ICP备05019409号
皖ICP备09027684号



净化网络环境,遵守国家法律。空间服务商-诺凡科技wangzhan8.com技术支持-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