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说很久以前,安徽省太平县(今黄山市黄山区)一位山民进山,他被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所吸引,抬头望去,发现在很高的悬崖缝中,有几株茶树在秋风中摇曳,由于无路可攀,他只好找来几只猴子,猴子攀上悬崖采回了茶籽,后来的人们就将这种茶称为“太平猴魁” 。
太平猴魁创制于1900年前后,当时祖居猴坑的茶农采用传统的植茶方法和独特的制作工艺,在凤凰尖茶园精心挑选又壮又嫩的茶叶制成,平扁挺直,两叶一芽的太平猴魁,其色香味具佳,此茶为尖茶之魁首,因产于太平猴坑一带,遂称为太平猴魁。太平猴魁采一芽三四叶,并严格掌握“四拣八不采”,即拣山、拣棵、拣枝、拣尖;对夹叶不采、芽叶过大过小不采、叶片全张开的不采、瘦弱的不采、生长不健全的不采、有病虫危害的不采、色淡紫芽茶不采、节间过长者不采。
太平猴魁外形两叶抱芽,平扁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之称,芽叶肥硕、重实、匀齐;叶色苍绿匀润,叶脉绿中隐红,俗称“红丝线”;兰香高爽,滋味醇厚回甘,香味有独特的“猴韵”,汤色清绿明澈,叶底嫩绿匀亮,芽叶成朵肥壮;入杯冲泡,缓缓开展,或沉或浮,犹如“刀枪云集、龙飞凤舞”,香幽扑鼻;品饮时可领略“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
太平猴魁产地仅限于猴坑一带,分布于猴坑、猴岗、颜家三个自然村,产量不多。1912年太平猴魁在南京南洋劝业会和农商部优等奖,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等金质奖章和奖状,1955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1988年又获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牌。1983、1987、1989年三次荣获全国名茶。七十年代起,安徽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积极向海外推荐,出口到香港、欧洲、美加等市场,深受海外友人的赞许;近年来太平猴魁已成为中国款待外宾的礼茶,为传播友谊做出了贡献。
|